欢迎访问成人学历报考中心网站!
客服热线:13057621910
1.[问答题]阅读作品片段,然后回答问题:
二十年前澧州镇守使王正雅部队一个平常马夫,姓贺名龙,兵乱时,一菜刀切下了一个散兵的头颅,二十年后就得惊动三省集中十万军队来解决这马夫。谁个人会注意这个小小节目,谁个人想象得到人类历史是用什么写成的!
(1)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?
(2)本文以贺龙起家为结尾具有什么寓意?
参考答案:
(1)表达了作者终不甘于目睹故乡的衰落与沉睡。
(2)以湘西贺龙的起家,扯塌了天下的一角为诫,呼唤家乡父老猛醒,并殷切期望像贺龙这样的英雄辈出,改写人类和家乡的历史。
2.[问答题]阅读白居易《杜陵叟》,然后回答问题。
社陵叟,杜陵居,岁种薄田一项余。
三月无雨旱风起,麦苗不秀多黄死。
九月降霜秋早寒,禾穗未熟皆青干。
长吏明知不申破,急敛暴征求考课。
典桑卖地纳官租,明年衣食将何如?
剥我身上帛,夺我口中粟。
虐人害物即豺狼,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!
不知向人奏皇帝,帝心测隐知人弊。
白麻纸上书德音,京畿尽放今年税。
昨日里胥方到门,手持尺牒榜乡村。
十家租税九家毕,虚受吾君蠲免思!
先描写灾情严重有何作用?运用的是什么表现手法?
参考答案:
先描述春、秋两次灾情严重,是为了衬托官吏剥削农民的残酷性。
运用的是铺垫反衬的表现手法。
1.[问答题]阅读白居易《荔枝图序》,然后回答问题。
荔枝生巴峡间。树形团团如帷盖。叶如桂,冬青;华如橘,春荣;实如丹,夏熟。朵如葡萄,核如枇杷,壳如红缯,膜如紫绡,瓤肉莹白如冰雪,浆液甘酸如醴酪。大略如彼,其实过之。若离本枝,一日而色变,二日而香变,三日而味变,四五日外,色香味尽去矣。
元和十五年夏,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,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三日者云。
本文描写荔枝的说明顺序是什么?
参考答案:
从整体到局部、由外到内。
2.[问答题]阅读《长亭送别》中的一段选文,回答问题:
[一煞]青山隔送行,疏林不做美,淡烟暮霭相遮蔽。夕阳古道无人语,禾黍秋风听马嘶。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,来时甚急,去后何迟?
分析[一煞]的内容与写作特点。
参考答案:
写莺莺与张生分手后,莺莺长久伫立目送张生远去直至消失在山的那边,表现出莺莺浓重的离愁别绪和她对张生爱情的真挚强烈。化用欧阳修《踏莎行》(候馆梅残)“平芜尽处是春山,行人更在春山外。”“青山隔送行,疏林不做美,淡烟暮霭相遮蔽”写视觉感受;“夕阳古道无人语,禾黍秋风听马嘶”写听觉感受,所见所闻非所冀,秋景秋声添新愁,倍感失落惆怅,同时用目送张生时间的长久表现强烈的离愁。“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,来时甚急,去后何迟?”行为细节描写,并用行为快慢的对比表现对张生的感情。
1.[问答题]阅读《郑伯克段于鄢》中的一段文字,回答下列问题:
颍考叔为颍谷封人,闻之,有献于公。公赐之食,食舍肉。公问之。对曰:“小人有母,皆尝小人之食矣,未尝君之羹,请以遗之。”公曰:“尔有母遗,紧我独无!”颍考叔曰:“敢问何谓也?”公语之故,且告之悔。对曰:“君何患焉!若阙地及泉,隧而相见,其谁日不然?”公从之。公入而赋:“大隧之中,其乐也融融!”姜出而赋:“大隧之外,其乐也泄泄!”遂为母子·如初。
君子曰:颍考叔,纯孝也,爱其母,施及庄公。《诗》曰:“孝子不匮,永锡尔类。”其是之谓乎!
(1)解释这段文字中画横线字的含义。
遗:
阙:
隧:
其:
施:
(2)将这段文字中的“公赐之食,食舍肉”“其是之谓乎”译成现代汉语。
(3)这段文字在全文结构上属于哪一部分?
(4)作者写这段文字的目的有哪些?
(5)在这段文字中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刻画人物?
(6)概括文中郑庄公、颍考叔的性格特点。
参考答案:
(1)遗:赠送。阙:同“掘”。隧:用作动词,挖成隧道。其:句首加强反问语气,可译为“难道”。施:影响,推广。
(2)庄公赏赐给他食物,他吃的时候把肉挑出来放在一旁。
大概说的就是颍考叔这个人吧!
(3)尾声。
(4)使故事更加完整;宣扬以孝治国的观念;揭露郑庄公的虚伪。
(5)语言描写、行为描写、细节描写。
(6)郑庄公虚伪,颍考叔机敏聪慧、循循善诱。
2.[问答题]阅读韩愈《张中丞传后叙》中的一段文字,然后回答下列小题。
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,城之陷,自远所分始。以此诟远,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。人之将死,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;引绳而绝之,其绝必有处。观者见其然,从而尤之,其亦不达于理矣。
概括文中的论据,说明其属于什么论据。
参考答案:
这里运用了两个比喻论据:一是引绳而绝必有处,二是人之将死其脏腑必先受病。这两个论据都是日常事理论据。
1.[问答题]阅读曹操《短歌行》(其一)中的一段文字,然后回答问题。
月明星稀,乌鹊南飞。
绕树三匝,何枝可依?
山不厌高,海不厌深。
周公吐哺,天下归心。
这段文字体现了哪些写作特点?
参考答案:
比喻和典故。
2.[问答题]阅读小说片段,回答问题:
正说着,只听丫鬟们说:“宝姑娘来了。”……只见宝钗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,向袭人说道:“晚上把这药用酒研开,替他敷上,把那淤血的热毒散开,可以就好了。”说毕,递与袭人,又问道:“这会子可好些?”宝玉一面道谢说:“好了。”又让坐。宝钗见他睁开眼说话,不像先时,心中也宽慰了好些,便点头叹道:“早听人一句话,也不至今日。别说老太太,太太心疼,就是我们看着,心里也疼。”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,自悔说的话急了,不觉的就红了脸,低下头来。
……宝玉半梦半醒,都不在意。忽又觉有人推他,恍恍忽忽听得有人悲戚之声。宝玉从梦中惊醒,睁眼一看,不是别人,却是林黛玉。宝玉……向脸上细细一认,只见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,满面泪光,不是黛玉,却是那个?宝玉……叹了一声,说道:“你又做什么跑来!虽说太阳落下去,那地上的余热未散,走两趟又要受了暑。……”此时林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,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,气噎喉堵,更觉得厉害。听了宝玉这番话,心中虽然有万句言词,只是不能说得,半日,方抽抽噎噎的说道:“你从此可都改了罢!”……一句话未了,只见院外人说:“二奶奶来了。”林黛玉……连忙立起身说道:“我从后院子去罢,回来再来。”
(1)文中刻画人物采用了什么手法?
(2)根据这段文字的描写,宝玉挨打后,宝钗和黛玉都去问候,她们各自对宝玉说了什么话?这些话揭示了宝钗和黛玉怎样的不同性格?
参考答案:
(1)采用了对比手法,通过语言、行动、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。
(2)这段文字突出描写了宝玉挨打后薛宝钗、林黛玉前往探伤。薛宝钗送药丸、叮嘱袭人照料宝玉。为了安慰、劝说宝玉,她说道:“早听人一句话,也不至有今日。别说老太太,太太心疼,就是我们看着,心里也疼。”这句话体现了宝钗深谙为人处世之道,待人体贴周到、八面玲珑的性格。吐露真情又劝说宝玉,这反映了宝钗作为一个处处遵循封建礼教规范、推崇男子走仕途之路的“典型淑女”安分、稳重、理智的性格特点。而林黛玉前来探伤,一不托药,二没有叮嘱袭人照料宝玉,只是说了一句:“你从此可都改了罢!”用这些安慰之词表达自己内心的悲伤和对宝玉挨打的同情,突出了林黛玉心地真诚、痴情含蓄和不喜张扬的性格。
1.[问答题]阅读韩愈《张中丞传后叙》中的一段文字,然后回答小题。
籍时尚小,粗闻巡、远事,不能细也。云:巡长七尺余,须髯若神。尝见嵩读《汉书》,谓嵩曰:“何为久读此?”嵩曰:“未熟也。”巡曰:“吾于书读不过三遍,终身不忘也。”因诵嵩所读书,尽卷不错一字。嵩惊,以为巡偶熟此卷,因乱抽他帙以试,无不尽然。嵩又取架上诸书试以问巡,巡应口诵无疑。嵩从巡久,亦不见巡常读书也。为文章,操纸笔立书,未尝起草。初守睢阳时,士卒仅万人,城中居人户,亦且数万,巡因一见问姓名,其后无不识者。巡怒,须髯辄张。及城陷,贼缚巡等数十人坐,且将戮。巡起旋,其众见巡起,或起或泣。巡曰:“汝勿怖!死,命也。”众泣不能仰视。巡就戮时,颜色不乱,阳阳如平常。
这段文字刻画张巡视死如归形象时,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?
参考答案:
运用对比和反衬的手法来刻画了张巡视死如归的形象。
张巡的部下哭得不能抬头看他,他在死前却脸色不变,像平常那样满不在乎。
2.[问答题]阅读《李将军列传》中的一段文字,然后回答小题。
广廉,得赏赐辄分其麾下,饮食与士共之。终广之身,为二千石四十余年,家无余财,终不言家产事。广为人长,後臂,其善射亦天性也,虽其子孙他人学者,莫能及广。广讷口少言,与居则画地为军阵,射阔狭以饮。专以射为戏,竟死。广之将兵,乏绝之处,见水,士卒不尽饮,广不近水,士卒不尽食,广不尝食。宽缓不苛,士以此爱乐为用。其射,见敌急,非在数十步之内,度不中不发,发即应弦而倒。用此,其将兵数困辱,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。
翻译“专以射为戏,竟死。”
参考答案:
他专门把射箭当作游戏,一直到死。
(一)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,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。
(二)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,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您对内容、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,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。